孩子網絡成癮后
襄陽心理咨詢簡述家長們都采用了什么方法,面對15歲男孩上網成癮,家長該怎么辦呢?
襄陽封閉式寄宿學校,
襄陽青少年戒網癮學校帶您一起來學習一下:
1.幫助他要培養自我意識。只有通過有意識的去鍛煉和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意志品質,去強化自我管理意識和應對現實生活的能力,去加強自覺防制互聯網使用帶來消極影響的能力。
2.幫他建立長期的發展目標和切實可行的學習生活計劃。認清自己的現實需要和應解決的真正問題,做到合理安排時間,有限度地上網。
3.注意幫他培養一些新的愛好和習慣。要多參加一些喜歡的活動,多做一些自己喜歡的運動,多做一些感興趣的事情,用新行為和習慣來代替上網習慣。
4.對于網癮較深的,要特別留意。盡管他們是被批評的常客,而且隨著批評的次數增多,往往表現出嚴重的逆反心理。所以,要適時發現他們身上的發光點,培養他們對生活的熱情,引導他們回到正常的學習或者生活當中去。
青少年網絡成癮,家長怎么辦?
什么是網絡成癮?
根據《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信息及釋義(2018版) 》,網絡成癮指在無成癮物質作用下對互聯網使用沖動的失控行為,表現為過度使用互聯網后導致明顯的學業、職業和社會功能損傷。
有網絡成癮的青少年具體表現為:
無法控制游戲的頻率、強度、時長等,
玩游戲放在主位,優先于其他正常興趣愛好,
在出現消極影響后,依舊繼續加大游戲行為的力度,以致個人、家庭、社會等領域遭受巨大損害。
我們需要注意愛好和.上癮的區別,愛好是能讓人愉悅的行為,對身心有益的活動,如果孩子有自控力,生活各方面照常,只是通過玩游戲來放松,無需過于干涉。
如果難以控制時間,不顧及各種后果,導致生活和學習受到嚴重影響,身心造成了傷害,則屬于上癮行為。
關于網絡成癮的幾個誤區
想要戒除網絡成癮,應對其有一個清晰的認識,網絡成癮是怎樣的?以下是比較常見的誤區。
誤區一:認為戒除網癮就是在上學期間不能使用網絡
這樣的想法會給孩子施加很大的壓力,在互聯網時代,我們不可能不用手機、不用網絡。就算在使用網絡方面沒有很多變化,但是孩子和家人的關系變好了,開始正常的社交,能夠投入學習中,這些都是改善網絡成癮的標志,真正的戒癮并不是完全戒斷,而是減少傷害。
誤區二:認為網癮是道德問題,是一個人墮落的表現
一提到整天玩游戲的孩子,大家可能會認為他們不求上進、自甘墮落, 還可能會貶低、指責、綻他們。家人如果也抱有這樣的想法,就有可能動不動指責或打罵孩子,甚至做出很多傷害彼此關系的事。現代醫學研究表明,癮是一種精神障礙,根本不是道德問題,和抑郁癥一樣, 成癮是心理生了病。行為有問題,而不是人有問題。行為有問題,改變行為即可,要對人進行保護。
誤區三:認為網癮需要通過嚴厲的懲罰才能戒掉
成癮者的家人往往會抱有這樣的看法,進而對成癮者采取高壓手段,斷網、沒收手機。癮之所以會發生,通常與成癮者在現實生活中缺乏密關系有關。比如孩子和父母的關系不好,家庭中沒有得到溫暖和關愛等,就通過網絡來補償他在現實中親密關系的不足。嚴厲懲罰的結果往往是孩子從推向更孤立、無助的境地。越是給予關愛,孩子越容易擺脫網癮。
孩子網絡成癮,家長怎么辦?
網絡成癮的原因歸根結底是成癮者的現實需求未能得到滿足,轉而利用網絡或到網絡中尋求滿足。因此,戒除網絡成癮的重點是滿足成癮者在現實中的合理需求。
1、找到原因,對癥下藥
大部分沉迷網絡的青少年都經歷過學業失敗、心理空虛、缺乏自信,并長時間懷有孤獨感。家長首先要分析孩子為什么會沉迷網絡,家庭是否存在問題,還應去了解孩子學校的人際關系及周邊環境。關于網絡使用的時長、場景、條件等,家長可以與學校、孩子,三方制作管理規則,共同幫助孩子走出網絡成癮。
2、增加陪伴和關懷
父母和孩子的關系越好,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就越大,想讓孩子聽從自己的建議,從拉近關系開始,如果孩子熱衷于玩游戲,家長也可以通過游戲開始溝通,慢慢讓孩子敞開心。多給與孩子認可和鼓勵的同時,盡可能的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,近自然,或者讓加入某些興趣愛好俱樂部,認識更多朋友,發現網絡之外的精彩,轉移對于網絡的依賴。
3、降低對孩子的期待
有家庭對孩子的期待較高,認為孩子要怎樣做, 把孩子逼到網絡中,孩子也會為了擺脫父母的控制,故意選擇沉迷網絡來宣戰。家長降低期待,放下”我對,你錯,所以你應該聽我的”的姿態,耐心傾聽孩子的訴求,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,家長的態度變了,孩子就好轉了。
4、尋求人士幫助
網癮背后牽涉很多在現實中無法滿足的需求,一旦形成,就會比較頑固地在一個人身上保留下來。
當孩子不愿意和家長溝通,家長試了很多方法,也不清楚如何幫助孩子,可以找專業人士的幫助,滿足成癮者的心理需求從而擺脫網絡,比如,求助心理咨詢師或精神科醫生。
讓孩子擺脫網癮沒有具體的標準,也沒有一個萬全的方法,基本原則就是理解和尊重,溫和而堅定,給孩子充足愛的滋養。